查看原文
其他

帝国面孔——山西长城之阳和道新平路

2015-11-16 天涯神驴 太原道




万里边墙,烽燧已冷,他们却未曾卸甲于阵前,不忍谢幕于山河,种种孑遗,都是大明帝国最后之面孔

帝国面孔——山西长城之阳和道新平路

本文作者:天涯神驴





天镇,美名边城,山西北极,边疆重地也。明有天成卫,后内镇虏卫合治得名。

余于国庆月间二次探访,徒步绝域内二道边合一百三十余华里至于阳高十九墩,总四日告成。于途所遇,山河厚土,城堡墙垣,烽堠阡陌,风物人情、草木犬马,皆各具生动。有明一代,修建边墙长达270年,几乎伴随始终。然此间托付与血汗未能羁縻边外铁骑之冲击,也未阻绝经济交流之潮涌,民族融合之洪流,更未察觉四海趋于一体之大势萌芽。百年老宅,抽心一烂。汉族最后之帝国无力挣脱历史惯性,竟在挣扎中沉沦,万里边墙也随即被抛弃。如今烽燧已冷,而他们却未曾卸甲于阵前;墙垣已颓,他们却不忍谢幕于山河;故国已老,他们却不言悔恨于岁月。他们是乡亲,是民勇,是战士,是将军。种种孑遗,都是大明帝国最后之面孔。虽凋零而不丧志,虽沧桑却非僵死,虽苦寒也未亡失本色,虽落寞更难掩其劲豪。如是亲临,不能不感怀系之。遂实录为志,欲锁岁月之倏忽,且弥记忆之罅隙,以杜来时之悔恨也。








平远头,山西第一墩


山西故明国边墙凡一千八百余里,边冲极朔皆起于宣府怀安。北路自桃沟入境,压群岭,览绝峰,是为头道边,计三十里。南路由马市口进平远头,跨丘麓,面河川,称二道边,计十五里。平远头与马市口相间之河谷乃西洋河支系,沿彼上溯七里即与头道边会合,于是三省分焉。墙外归蒙,墙内河右为晋,河左属冀。此即所谓“鸡鸣三省之地”本源也。



█ 怀安马市口


█ 东马市古柳


两路边墙皆西行,总汇于新平尔,后急折而南,跨河滩掠新平扑入阴山。其转折处,立晋蒙28号界碑,墙外为内蒙兴和辖韩家营。河,西洋河,古称延乡水,源在西册王弗山。阴燕二山脉在此域拱手相望以别,所间宽阔河谷是蒙古南下东进之天然大道。其势孤悬界冲,突于疆塞,锲于阵前,宣大皆以为唇齿要害。成祖以降,屡为北虏寇冲往旋,战毁堡边,“扰我疆场,迄无宁岁”,至嘉靖廿五年,因设三堡连边墙“补故创新“以当之。


█ 最高处烽燧为山西第一墩,中间者为河北马市口烽燧


█ 沿途烽燧拾零


█ 聪明的广告


█ 新平尔头道边,即桃沟进入那一路的终点


█ 新平尔晋蒙界28号界碑


█ 日落西洋河







平远堡,山西第一堡已休矣!

三堡曰平远,曰新平,曰保平。

平远堡,此境极冲也,座临西洋河北岸滩途。北据平远头边墙六里,正东五里即为宣府西洋河堡。时驻守备一员,坐堡把总一员,兵员673名,骡马281匹。守边墩二十,火路墩十三。乡人告余此堡旧有四街八巷三十六甬,占地近百亩。然眼下皆废圮,仅存西墙八丈以及北墙数尺残迹。月举半空,一片狼藉。夕阳晕影下仅一孤立马面怅然相对,其余竟无话可说。山西第一堡已休矣!


█ 从平远堡远眺平远头


█ 平远堡戏台


█ 平远堡墙垣残迹






新平堡与西马市,昔日边贸大镇

新平堡,东距平远堡15里。西临边墙2里。此2里间开西马市,与兴和古城仅一步之遥。晋蒙27号界碑矗此,亦是墙分内外。西马市与前述(东)马市口曩时均为新平堡所御,乃明廷对蒙古经济战线之前哨。当局所控者,为铁具,为兵甲,为茶盐,为布帛,为硬通货,为奢侈品。大拄命脉,小利日杂。而所需者仅为马畜羔皮。贸易巨差,求而不遂,自用无礼,左右失策,反复无常足以致隆庆前朝边疆糜烂缠绵。议和后,边疆和平达六十年,方教明廷得以喘息。新平大市即开于次年七月初一,为时一旬,主要交易对象为俺达汗诸部。初为官市,由当局垄断。此后民市应运而生,凭其便捷灵活逐渐走入前台。至万历朝,交易时间及种类则更渐宽展,新平遂成边贸大镇。


█ 西马市晋蒙界27号碑

堡正北一里为西洋河,跨河再4里便之28号界碑。其南望大梁山,有孔道30里至瓦窑口勾通天城,今新铺S201。时设参将,守备各一员,把总七。兵弁1642名,骡马596匹,守边墩廿六,火路墩十六。因是分守参将驻地,故有重兵。有记载云,堡呈正边形,边一里,占地近400亩。开东北二门。北门“镇虏”设瓮城,四角有敌台。而今目下仅存北门包砖残构不过三丈。堡中街巷布局框架未改,屋宇多为新就,商业北街仅一栋完整古门市保存。地标玉皇阁徒显于市中甚为孤独,彼时伙伴马芳宅、参将署等古建皆如点星微烛掩没难见,残剩墙垣不成断续或同尘埃。如此,虽位列国家历史文化名村,然此情此境何以筹谋?昔之边疆今还是边缘,国字号贫困县是也。仅与本域之南相较也显困乏落伍,何论其他。以开发而坏自然,其无后也;以匮乏而搏速成,先天不足将难以为继也;以赝赝而坏古风,朝不保夕必同归于尽也。不如守拙以滋原生态之本;不如着力民生以养守土之人;不如改善基础环境以留向往之客。区区古迹新新假假,远不及软件升级有益绵长。


█ 北街上唯一的老门市


█ 新平堡地标






保平堡,野风回旋,荒草摇曳

新平堡正南八里之台曰“凤凰”,保平堡居焉。西邻边墙2里,东西峙冲沟以为天然壕堑。时设守备、把总各一员,兵弁321名,骡马18匹,守边墩十八,火路墩十一。堡呈正边型。边五丈,占地近40亩。现存墙体完整围合。西北南墙正中各存一马面,四角置敌台。西北台当迎风面,已为蘑菇状,深肖西域雅丹。城池内荡然,仅东南域孤立未坍残窑。据闻,该堡墟于1994年。眼下野风回旋,荒草摇曳。石作磨磙弃于垒土,兔兽巢穴唾手可寻。出彼唯一之东门“镇云”,惊觉十步之内已有水泥停车场落成。取景不顺,终抱憾舍弃。


█ 保平堡身边的边墙


█ 保平堡标准照


█ 保平堡随拍





  从新平路看明代边镇军制


三堡成时均为土筑,26年之后方得以加固包砖。息兵仅二年,明庭经济即大为好转,和平互市之功立现。初,三堡隶阳和道东路,然“在大同虽属,以远而血脉欠通。在宣府虽近非属,而痛痒不切。”于是,明廷于嘉靖四十五年二月,填设新平堡参将分而领之,并割天城卫参将山北十四堡共属。新平路始成。至清代,“边墙自平远堡界起,至桦门堡头墩界止,沿长四十三里五分。共墩台七十三座,隶马市口(新平堡)讯辖“,制域未改。

镇道路卫堡墩,明边军镇统御架构也。始于永乐,嘉靖完成。一改国初之都司卫所制度,使从之。一般可解读为:镇,边疆大军区,如大同镇,设总兵,类军。道,地域军分区,如阳和道,设副总兵,职分镇、协、防三种,类师团。路,前敌军分区,设参将,如新平路。参将驻堡,边防指挥部,如新平堡,驻团。一般军堡,阵地指挥所,设守备,如保平堡,类营。原卫城,由道节制,不属路,其守将职衔基本同路。辖下墩台道路隘口,为守御前沿,分派操守、把总、哨长类今之连排班制兵力固守。此所谓“沿边守臣,各有重寄”。“自守备以上,平时练管讲武,有事抗敌设奇,贼至保境完城,贼去抚残恤查。”另有游击将军者,机动兵力统领,乃“行阵征战之管也”。同参将,或稍低。

历职新平诸参将以战而显者,除前提及之马芳外,亦有麻贵可彰。二将行述,百度所陈颇详。唯马将军殁后葬于新平堡,虽笔法诗意但为大谬矣。叶落归根,荣回故里,彼实葬于河北蔚县大饮马泉村东。该墓为夫妻合葬墓。夫人师氏,阳和人,身膺一品诰命,殁时晚夫38载,享年74。此结论依据当地出土墓志,该物现藏于蔚县文管所。







桦门堡,此行至为艰难者

边墙沿保平堡、杏园窑一线南行五里后达内蒙南口,再一分为二。一路继续向西挺进。查地图连其影,竟惊见终于内蒙清水河县南号之明初“大边”。 且彼行至内蒙头道边村东4里许又生支脉,南插落官窑、沟门、西马站、东长畛、鸡窝沟之苏木山东脊至于水磨口。水磨口,故有镇口堡,天镇最西之屯也。另一路则跨过南口冲谷沿东南山脊蜿蜒升腾,经砖排沟、红土沟,桦岭,二郎山,下李二口归入阳和道东路。此行至为艰难者,便是此段也。


█ 那年你朝西而去,如今我向东方远行


█ 远方山脉轮廓线上隐约的黑点就是大边烽燧,终点杀虎口


█ 在桦岭最高处回望边墙


█ 在桦岭最高处遥望大梁山



时已深秋,云淡风轻。骄阳无遮,暴汗如雨。一路爬升累计近500米,所携饮水须臾耗尽,幸于桦门堡山脚红土沟内觅得控山水眼补给方解燃眉之急。红土沟村,亦墟矣。

桦门堡,也称化面城。镇于桦岭东侧鞍部之央。西北距保平堡15里,东南接李二口、瓦窑口均十里,西距边墙最近处为一里。三面环堵,唯正东开朗,直面大梁山阙,最近孔道相距不过五里。望风驰援,顷刻可达。且居高临下,瓦窑口、南洋河漫滩人马毕现。该堡为万历九年筑成,十九年砖包,属新平路辖堡入列最晚者。时驻守备一员,兵弁297名,骡马8匹,守边墩十八,火路墩三。察其部署配置羸弱,应以填弥孔隙,“戍守有人,斥候有警“,瞭望沟通为主。

堡围合完整,呈“凸 “字形。主堡长4丈,宽超2丈。唯一之门开于东墙正中,门额匾缺失,门洞三券三伏半掩埋。墙垣均覆包砖,局部大片剥落。南墙体貌如新,高3丈许,顶宽一丈,然两端角台墙砖坍塌最重。西墙正中存山字型垛口,甚为醒目。此堡为新平路中被甲最多者,无比珍贵。至于凸出东面之瓮城,圐圙残高不过数尺,已销蚀殆尽。


█ 桦岭一带边墙之剖面


█ 边墙、桦门堡和红土沟


█ 桦门堡西墙之垛口残迹


█ 西南角楼现状


█ 桦门堡南墙全貌


█ 桦门堡瓮城残迹


█ 桦门堡东墙局部


█ 桦门堡瓮城正面残迹


█ 在通向桦门堡的鞍部,巧遇大同驴友一行四人


█ 从桦门堡瞭望大梁山及南洋河河谷,瓦窑口清晰可见








李二口,魅力曲线

兴之所致,并未逆料下山之难。龙游二郎山刄脊,台痕微兀,隐约于葱茏白草之间,唯山巅锥状烟墩如煌煌灯塔指引前途。缘势陡降,面貌大改。岩崖悬峻,巨石参差。土龙不见处,毛石大垄替之。其形貌需以远,近视则不能。一派崩坏瓦解遮蔽丘坡,竟无所蹈者。足下石卵,着力成齑粉,几欲颠仆滑坠,一时更不能直立。墙若此,墩台却仍以土筑,或石土各半加砖包。过晋蒙26号界碑前行一里,隐龙再现,复作黄土,高擎均超2丈。手杖尖锐扎触,仅得隐约白点然。古人之功工,于数里之内尽得。据悉,垒墙制土,必以纯净,反复炒晒,或拌石灰,反复夯锤致密实无隙尚可,以芽胚不发,锥穿不内,锋鏑不入合格。余所之地,所临之墙,数见健旺树植正扎根于干壁之上,安顿于绝境之间。徒何以存,何以藩?拼意志,生智慧,兼勇力,唯赞叹生命以自强不息而已。树能如此,人何以不堪?!


█ 魅力曲线


█ 二郎山晋蒙界26号界碑


█ 依山险石砌的边墙


█ 带字的包砖


█ 石砌和土夯并依山险合成的烽燧


█ 危险地带


█ 沿途边墙拾零


█ 俯瞰西洋河谷


█ 李二口边墙剪影


█ 李二口头墩


█ 夕阳中的李二口边墙


李二口,光绪《山西通志》称为阳门口。至此,边墙已入阳和道东路境也。


天涯神驴

草竟2015年11月11日


点击下列文字链接,阅读推荐内容:

大地的伤口——你所未见的山西长城

老兵不死(上):山西长城的32个经典地标(1至16)

老兵不死(下):山西长城的32个经典地标(17至32)

名震天下宁武关

张卫平:走近雁门关,走进历史深处那一页

张卫平:雁门关前,那些不灭的忠魂

天涯神驴:定襄白佛堂,小五台忠烈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